细读水域救援的认识与自救技术(二)水域救援基本知识
时间:2024-12-23 10:56 来源:未知 作者:小编 点击:次
一、水域救援灾害类型分为:船舶搁浅翻沉事故、洪涝灾害、交通工具坠水事故、落水遇险事故、孤岛遇险事故
二、河流的特性有 ①能见度:悬浮在水中的 藻类及大量污染物、微气 泡等导致水域能见度降低 ②温度:人体体温正常值 37.4℃~36.5℃,体温低于正常值即为失温 ③流速及变化规律: 河流内湾的水流较慢水位较浅,且石头较多, 河流外湾的水流较急水位较深。 ④水流量:河流平均深度(m)x河流平均宽度(m)x流水速度(m/s)=每秒钟有多少立方米水量。 ⑥水流力量:F=psv2。这个公式表明在水域救援中,需要考虑水流对救援人员、船只和其他物体的冲击力,以确保安全。 ⑦方位认知: 河流左岸--即面向下游的左边, 河流右岸即面向下游的右边。
三、水域救援的信号 ①手势信号 靠右:右手平举 靠左:左手平举。 停止:双手前平举、掌心向下。 求救:单手高举 OK:单手放头顶 ②哨音信号 注意:一声哨音 看上游:二声哨音 看下游:三声哨音 有状况:连续三声短哨音
四、水域救援人员的组成 指挥员1人 舟艇驾驶员2人 上游观察员1人 现场安全员1人 水中救生员2人 岸上拦截员2人 辅助人员1人 紧急救助小组2人
五、水域救援装备有哪些? 个人装备: ①水域救援头盔:水域救援头盔由强化聚合物制成,内有泡棉,质轻舒适,其上有开孔,用于透气和排水,为避免妨碍视线和增加阻力,均以无帽檐设计,用于水域救援时对头、耳部提供保护的专用防护头罩具有排水孔,在水中的浮力应大于自重。
②水域救援专业救生衣:模块化浮力背心PFD是较为理想的选择,能提供足够的浮力(≥150N)。在模块化浮力背心的背部中央有一个扣环,对于携带绳索十分方便,而前部的快卸装置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,快速解开扣环,摆脱绳索。
③水域救援靴 ④抛绳包:外观为包状,其底部有重物并且包裹浮水材质绳包内通常收纳15-30米长的漂浮绳。当被救人员距离岸边不远时,救援人员可以将绳包抛给被救者实施救援。
⑤水域救援手套 ⑥水域救援服:水域救援服主要用于水域救援时对身体躯干、颈部、手臂和腿部提供保护,防止水域低温导致救援人员出现疲劳、抽筋、失温等问题,救援人员下水作业时,必须穿着水域救援服。
⑦割绳刀:可快速切割绳索或割除障碍物用,救援人员以单手操作折善刀为宜,且有2厘米的锯齿部分便于切割物体,刀柄尾端要有腕绳预防掉落
⑧水域救援手电 ⑨水域救援专用牛尾绳 团队装备: ①橡皮艇②舷外机③抛投器④水面拦截网
六、水域救援常用绳结有哪些? 1、八字结 2、普鲁士结 3、渔人结 4、桶结结 5、水结 6、双结 7、双结 8、反穿八字结 9、意大利半扣 10、腰结 11、蝴蝶结
|